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生物工程分析与检验 王福荣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-08-01 摘要:全书分四章,即光谱分析、色谱分析、电分析化学、免疫分析,实验项目安排增加了与本专业相关的检测项目,并尽量介绍先进的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,编写了近150个实验项目。 目录: 第一篇 理论篇 ----------------14 第一章 光谱分析 ----------------14 第一节 紫外、可见分光光度法 ----------------14 一、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----------------15 二、仪器结构和原理 ----------------17 三、显色与操作条件的选择 ----------------18 四、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----------------20 第二节 荧光分析法 ----------------21 一、荧光的产生 ----------------21 二、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 ----------------22 三、荧光分光光度计 ----------------22 四、应用 ----------------23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----------------23 一、基本原理 ----------------24 二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----------------25 三、干扰因素及消除 ----------------27 四、灵敏度及检出极限 ----------------29 五、测定条件的选择 ----------------30 六、定量方法 ----------------33 七、应用 ----------------33 第四节 红外光谱法 ----------------34 一、基本原理 ----------------35 二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----------------40 三、样品的制备 ----------------42 四、定性分析 ----------------43 五、定量分析 ----------------44 六、应用 ----------------45 第二章 色谱分析 ----------------47 第一节 柱色谱 ----------------47 一、吸附柱色谱 ----------------47 二、分配柱色谱 ----------------49 三、离子交换柱色谱 ----------------50 四、凝胶柱色谱的原理与特点 ----------------51 第二节 纸色谱 ----------------55 第三节 薄层色谱 ----------------56 一、吸附剂和支持剂 ----------------57 二、展开剂 ----------------58 三、薄层板的制作 ----------------58 第四节 气相色谱分析 ----------------59 一、气相色谱的基本概念 ----------------59 二、气相色谱检测器 ----------------64 三、载气、固定液、担体 ----------------71 四、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----------------77 五、毛细管色谱分析 ----------------81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----------------83 一、液相色谱流程与原理 ----------------83 二、色谱图与相关名词 ----------------84 三、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----------------85 四、定性与定量 ----------------91 第三章 电分析化学 ----------------93 第一节 经典极谱法 ----------------93 一、装置与电流-电压曲线 ----------------93 二、极谱定量分析 ----------------94 第二节 溶出伏安法 ----------------96 一、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----------------97 二、几种主要的电积形式 ----------------98 三、溶出电流与影响因素 ----------------99 四、电极 ----------------99 五、定性与定量分析 ----------------100 六、仪器与应用 ----------------102 第三节 离子选择电极分析 ----------------102 一、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原理 ----------------102 二、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的特点 ----------------103 三、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 ----------------103 四、离子选择电极的定量方法 ----------------105 第四节 电泳 ----------------105 一、电泳法的分类 ----------------106 二、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 ----------------106 三、几种常用的电泳方法 ----------------107 第四章 免疫分析 ----------------112 第一节 前言 ----------------112 一、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----------------112 二、抗原-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----------------113 三、抗体的制备 ----------------113 第二节 免疫分析方法 ----------------116 一、酶联免疫分析 ----------------117 二、放射免疫分析 ----------------126 三、荧光免疫分析 ----------------127 四、发光免疫分析 ----------------128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干扰 ----------------129 一、有效待测物浓度 ----------------129 二、杭体结合效率 ----------------129 三、信号产生的误差 ----------------130 第二篇 实验篇 ----------------131 第一章 蛋白质类化合物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31 第一节 蛋白质总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31 一、半微量凯氏定氮法(水蒸气蒸馏法) ----------------131 二、Folin-酚试剂法 ----------------133 三、双缩脲比色法 ----------------135 四、紫外吸收法 ----------------136 五、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----------------137 六、蛋白氮与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38 第二节 蛋白质降解产物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38 一、游离a-氨基氮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39 二、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42 三、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43 四、蛋氨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45 五、苯丙氨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48 六、混合液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分离测定 ----------------149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53 第一节 原料淀粉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53 一、粗淀粉含量的测定(旋光法) ----------------153 二、快速测定淀粉含量(蒽酮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154 三、原料淀粉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55 第二节 发酵过程中糖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57 一、还原糖、非还原糖及淀粉含量的测定(砷钼酸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157 二、快速测定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及淀粉含量(葱酮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159 三、还原糖的快速测定(3,5一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161 四、还原糖的测定(费林法) ----------------161 第三节 活性低聚糖与多糖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63 一、果低聚糖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163 二、麦芽低聚糖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164 三、香菇多糖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165 四、黄原胶黄单胞多糖含量的测定(比色法和重量法) ----------------166 五、结冷胶多糖含量的测定(比色法和重量法) ----------------167 六、果胶含量的测定(咔唑法) ----------------169 七、糖醇淀粉含量的测定(GC法) ----------------170 八、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71 九、枸杞子多糖含量的测定(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173 十、灵芝多糖含量的测定(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174 十一、葡聚糖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175 十二、大豆低聚糖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176 第三章 脂肪与脂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77 第一节 脂肪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77 一、粗脂肪含量的测定(索氏脂肪抽提法) ----------------177 二、脂肪含量的测定(折光法) ----------------178 第二节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79 一、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测定(中和法) ----------------179 二、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80 第三节 活性脂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82 一、磷脂含量的测定(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182 二、蛋黄磷脂中AA和DHA含量的测定(GC/MS法) ----------------183 第四章 水分及矿物元素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85 第一节 水分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85 一、水分含量的测定(烘干法) ----------------185 二、水分活度的测定(扩散法) ----------------186 三、水的硬度测定(络合滴定法) ----------------187 四、水的电导率测定(电导仪法) ----------------188 第二节 矿物元素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88 一、灰分的测定(灰化法) ----------------188 二、钙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89 三、镁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91 四、锌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93 五、铜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95 六、铁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97 七、锰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199 八、钴含量的测定(亚硝基R盐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200 九、钼含量的测定(硫氰化钾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201 十、钠、钾含量的测定(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202 十一、磷含量的测定(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203 十二、碘化物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04 十三、硼化物含量的测定(姜黄素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207 十四、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08 第五章 酶活力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12 第一节 a-淀粉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13 一、分光光度法 ----------------213 二、目视比色法 ----------------215 第二节 糖化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16 第三节 蛋白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17 第四节 脂肪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20 第五节 葡萄糖异构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22 第六节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23 第七节 果胶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26 第八节 植酸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27 第九节 葡萄糖氧化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28 第十节 葡聚糖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30 第十一节 β-葡聚糖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31 第六章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34 第一节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34 一、乙酸酐-吡啶比色法 ----------------234 二、五溴化丙酮比色法 ----------------235 三、HPLC法 ----------------235 第二节 乙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36 一、中和滴定法 ----------------236 二、GC法 ----------------237 第三节 甲酸、丙酸、丁酸含量的测定(GC法) ----------------238 第四节 葡萄糖酸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39 一、酶分析法 ----------------239 二、比色法 ----------------240 三、络合滴定法 ----------------240 第五节 苹果酸含量的测定(紫外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241 第六节 酒石酸、乳酸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42 第七章 风味物质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44 第一节 醇、醛、酮、酸酯含量的测定(GC法) ----------------244 一、毛细管色谱法 ----------------244 二、填充柱色谱法 ----------------245 第二节 双乙酞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46 一、GC法 ----------------246 二、紫外分光光度法 ----------------248 第八章 生物抗氧化成分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50 第一节 SOD(超氧化物歧化酶)活力和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50 一、SOD活力的测定(邻苯三酚氧化法) ----------------250 二、SOD活力的测定(化学发光法) ----------------251 三、SOD活力和含量的测定(羟胺法) ----------------252 第二节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 ----------------254 第三节 类胡萝卜素与β-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----------------256 一、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56 二、β-胡萝卜素含量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58 第四节 微量硒含量的测定(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259 第五节 有机锗含量的测定(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260 第六节 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61 一、茶多酚含量的测定(高锰酸钾滴定法) ----------------261 二、多酚类含量的测定(酒石酸铁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262 三、儿茶素含量的测定(香荚兰素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263 四、儿茶素的分离与测定(纸层析法) ----------------264 五、多酚类的分离与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66 六、儿茶素的分离与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67 第七节 黄酮类化合物总量的测定(三氯化铝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268 第八节 植酸含量的测定(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269 第九节 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70 第九章 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71 第一节 维生素A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71 一、三氯化锑比色法 ----------------271 二、HPLC法 ----------------272 第二节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73 一、2,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 ----------------273 二、HPLC法 ----------------274 第三节 维生素D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74 第四节 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75 第五节 维生素K_1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76 第六节 维生素K_3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77 第七节 维生素B_1(硫胺素)含量的测定(荧光法) ----------------278 第八节 维生素B_2(核黄素)含量的测定(荧光法) ----------------280 第九节 维生素B_1、维生素B_2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81 第十节 维生素B_6 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82 第十一节 维生素B_12含量的测定(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283 第十二节 维生素B_11(叶酸)含量的测定(荧光法) ----------------283 第十章 其他活性成分和添加剂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85 第一节 绿原酸含量的测定(薄层扫描法) ----------------285 第二节 绞股蓝总皂苷含量的测定(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285 第三节 甜菊糖苷含量的测定(薄层色谱法) ----------------286 第四节 核酸含量的测定(紫外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287 第五节 果酸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88 第六节 核苷酸含量的测定(HPLC法 ----------------289 第七节 甜味素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89 第八节 食用合成色素含量的测定(纸色谱与薄层色谱法) ----------------290 第九节 山梨酸、苯甲酸含量的测定(GC法) ----------------292 第十节 糖精钠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94 第十一节 甘草苷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94 第十一章 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96 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96 一、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296 二、ELISA试剂盒同时定量测定黄曲霉毒素B/G ----------------297 第二节 金属离子铅、铬、镉及砷含量的测定(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299 一、砷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299 二、铅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300 三、铅、镉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301 四、铬含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302 第三节 汞含量的测定(冷原子吸收法) ----------------303 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----------------306 一、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(GC法) ----------------306 二、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(GC法) ----------------308 三、竞争ELISA法定量检测农药西维因 ----------------310 第五节 苯并芘含量的测定(荧光分光光度法) ----------------312 第六节 氰化物含量的测定(异烟酸-吡唑酮比色法) ----------------313 第七节 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315 第八节 橘霉素含量的测定(HPLC法) ----------------316 第九节 氯丙醇含量的测定(GC/MS法) ----------------317 第十节 氨基甲酸乙AN (EC)含量的测定(GC/MS法) ----------------319 第十一节 啤酒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(离子色谱法) ----------------320 第十二节 快速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盐酸克伦特罗(瘦肉精) ----------------321 主要参考文献 ----------------325
|